近期,灵川县灵田镇艾草飘香,迎来集中采收期。当地通过构建艾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将特色资源转化为富民产业,让小艾草成为撬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绿色杠杆”。
在灵川县灵田镇力水村的艾草种植基地,成片的艾草如绿色的波浪般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独特清香,传递着丰收的讯息。田间,大型采草收割机轰鸣着驶入田间,机械所过之处,艾草被整齐割下。相比传统人工收割,机械化作业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广西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震灵:一亩年产三茬,四月一茬,七月一茬,十月份一茬,亩产的话大概是1.5吨一亩。今年总的产量大概是150吨,按照现在市场上最低的收购价2000块钱一吨,总产值三十万左右。
经过数日晾晒,艾草特有的清香愈发醇厚。工人们将干燥的艾草整理成束,在艾草压块机的作用下,松散的艾草被迅速压实、捆扎成整齐的方块。这些整齐码放的艾草块,正等待运往深加工车间,成为产业链条上坚实的一环。
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与忙碌的作业声交织。一车车打包好的艾草块抵达后,被迅速拆包处理,随即分流进入不同加工线,原料经过粉碎、精细过筛,最终化为质地均匀细腻的艾绒。这些艾绒随即被送入艾条加工车间,在工人的熟练操作下,精准卷制成一根根规格统一的成品艾条。
广西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震灵:用于灸疗馆、艾灸馆还有养生馆,这是我们(艾条)主要的销售渠道。
如今,艾草深加工潜力巨大,能衍生出众多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灵川县灵田镇党委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将艾草产业确立为富民强镇的优势特色产业,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构建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生态,有效激活了乡村闲置资源,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灵川县灵田镇党委委员 李瑶东:为盘活乡村资源,我镇大力引进艾草产业,通过“企业+农户”模式,高效完成四百亩土地流转,我们腾退闲置校舍改建加工车间,协调供电部门三天内完成专用线路架设,并联合“千年桂林”电商平台开展艾草文化宣传,助力企业销售额提升百分之三十。
(灵川融媒 阳海翔 实习蒋景程 苏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