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桑蓓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我现在是在我们台的小演播室,我们桂林电视台两档新闻栏目《桂林新闻》和《身边》都是在这里录制的。您看,这里有专业的灯光系统,有背景,摄像机,还有提词器, 这是一个演播室最基本的配置了。可是您能想象吗?在25年前,这样的基础配置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建台之初,桂林电视台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场地,租用的是181医院招待所的一层楼,办公条件可想而知。当时的演播室只有10来个平方。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时政新闻部记者 原《桂林新闻》主播 安新闻 :“在181时候的演播室,实际上后面就是一个幕布,一台摄像机,话筒就那么放在那,就这么非常非常简单,而且所有的设备,跟播音员,跟灯都在一起,非常非常简陋,就比照相馆好点不多。”
演播室灯光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播音员的整体形象,从而影响到整档新闻的效果。可当年在没有专业的灯光和技术的条件下,能把人的脸照亮就已经很不错了。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副总工程师 龚惠民 :“在民主路那时候是以前广播电台有一个录音间,那个录音间很简陋的,上面是瓦房,上面是瓦,就是一片一片的青瓦,然后有一个隔音层,那个灯,当时我们就爬到上面,上面是木架子,那时候是砖木结构的,不是现在钢筋结构的,就爬上去,拉根钢丝绳,把灯一挂,就这么挂起来。”
谈到当年的工作环境,原《桂林新闻》主播安新闻仍然记忆犹新。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时政新闻部记者 原《桂林新闻》主播 安新闻 :“冬天还可以,夏天太热,夏天基本上没有空调,很难做事情,而且上面灯烤着你难受,下面蚊子还叮着你咬。”
安新闻说,当年坐在演播室里播音,对记忆力也是一种考验。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时政新闻部记者 原《桂林新闻》主播 安新闻 :“我们能背就背,背不下就先记下来一点, 比如说'观众朋友晚上好!今天《桂林新闻》的主要内容有……',基本上都很自然,我们都一般先背稿,背完稿之后,再往下看,边看边念 .”
随着时间的推移,1992年,桂林电视台搬迁到了位于安新州的新大楼里,这时才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演播室,还配备了专业的灯光技师和调音师,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原《桂林新闻》主播 时政新闻部记者 安新闻 :“这个时候演播室就开始逐渐逐渐的变化了,刚开始还是那种钨灯,打下来还是很热,但是空调好了,随后咱们演播室变成冷光源了,有了提字器了,设备一天比一天好,播音员也不再遭罪了。”
九十年代中期,全国的电视事业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老百姓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高了。大家不仅要看得到,更要看得好。为了满足广大观众对文艺节目的需要,1997年,桂林电视台大型演播厅应运而生了。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原技术部主任 潘秀球 :“是我们桂林电视台节目需要,才把这个四百平米的演播厅安装好,整个灯光系统,对于举行的中小型的晚会也基本上是满足了。”
进入21世纪,桂林台自办的栏目多了起来,新闻部、专题部、广告部等部门加起来一共有将近十档节目,原有的演播室已经不能满足节目制作的需要了。就在去年,虚拟演播室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技术部主任 刘志刚 :“这就是我们花了一百多万建成的虚拟演播室,这是背景的蓝厢系统,这个蓝厢系统的作用就是把除了主持人以外的全部拍成蓝色,不管摄像机从什么角度来拍,它都是一个蓝色,我们利用电脑控制系统就把这个蓝色给替换掉,替换成电脑事先设定好的虚拟的这么一个场景。”
虚拟演播室系统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和色键技术不断改进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技术部主任 刘志刚 :“完全是一个三维的结构,我们主持人在蓝厢里移动,摄像机有这个跟踪的动作,虚拟的背景,我们的计算机会计算出这个轨迹,做出相应的,跟随摄像机的移动,就象主持人真的在这样的场景中一样。”
虚拟演播室系统用软件来生成背景和道具,它能制作出实际不存在的或者难以制作的场景,还可以在瞬间改变场景,达到真实演播室无法实现的效果。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技术部主任 刘志刚:“ 虚拟演播室的好处,理论上就提供了无限的演播室的空间,我们做不同的节目,我们就不需要去重复的搭建不同的舞台。”
正在临桂新区规划建设中的新广电大楼也根据未来节目制作的需要,规划出了更符合时代需要的演播室和演播厅。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副总工程师 龚惠民 :“我们将来还会有开放式的演播室,制作节目,编辑节目,录播节目,在一个空间里面,比如说这边播新闻,主持人的后面,都是工作人员工作的场景。那种就是开放式的演播室,还有可以供外来人参观的演播室,主持人在工作,半空中有一个通透的玻璃,参观录播,还有电视剧的制作,还有那种观赏式演播室,还有剧场式的演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