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桂林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深入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始终守护绿水青山的定力和依托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魄力,让桂林一片绿水青山的底色从未改变,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底气持续增强,在新的时代,桂林正在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坚实迈进。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1至4月我市经济运行最新数据。在这份最新数据中,桂林各项经济运行指标继续延续良好发展态势:1至4月,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0%;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9%;其中第三产业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达74.9%,桂林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桂林旅游业也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全市旅游总消费358.61亿元,同比增长25.0%;来桂林游客总人数287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6.0%; 另据统计,1至4月,全市组织财政收入80.99亿元,同比增长8.3%。
一组数据的背后,是桂林市落实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坚持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深入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在变和不变之间寻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真实写照。
在发展变化中,桂林坚持深入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启动建设,创建特色旅游名县数量居全区之首,市级旅游资源整合取得重大进展,漓江游船全部完成提档升级,两江四湖(二期)新环城水系旅游航线正式通航,临桂新区防洪排涝及湖塘水系工程建成通航,叠彩万达广场建成开业,万达文化旅游城等项目加快实施,“一键游桂林”上线运行,桂林旅游品质大幅提升。
在发展变化中,桂林坚持了新动能加速聚集。桂林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产业做强升级。桂林高新区、经开区、高铁园建设齐头并进,华为、比亚迪、中国中药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及生物制品、生态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县域工业集中区集聚能力总体增强,工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成效初显。
在发展变化中,桂林还坚持了城乡统筹发展;以实施“书记工程”为突破口,截至目前,我市已实施了三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的“书记工程”。44个乡镇旧貌换新颜,全市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生态美丽,文化多元,富裕和谐”的建设目标。同时,全市共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33个,培育出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示范区。2016年,桂林市县域GDP占到全市的72.28%;2016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桂林就占据四席,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1.3万元,在广西处于领先水平。
发展的变化,同时带来的是惠及更广大的百姓“福利”。目前在桂林,100%的贫困村及70%的贫困户都拥有特色支柱产业支撑。目前,我市贫困村从499个减少到290个,减少42%;贫困人口从28.4万减少到15.5万,脱贫率达45%。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4.1%。
在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桂林仍然在坚守着桂林作为生态山水名城的不变。一直以来桂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保护漓江,传承发展生态桂林。今年,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主体工程建成完工、斧子口水库下闸蓄水。使漓江桂林断面河道枯水期流量补充到每秒60立方米,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临桂新区防洪排涝及湖塘水系的建成通航,在临桂新区打造了一个“两江四湖”的升级版,把“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桂林城市特色拓展延伸到新区,使“生态山水文化旅游名城”这一桂林的城市灵魂在新区得以彰显。也是桂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桂林还持续推进漓江游船升级改造工作,将漓江精华段游船进行了30年来规模最大的“大换血”。目前,我市实现漓江城市段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在2017年,桂林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达到308天。在全区一直名列前茅。森林覆盖率达到70.9%,城市绿化率超过43%,均居于广西前列。全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达标率100%,河流水国控区控10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符合水功能区划保护标准。在发展中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共发展、人与环境相和谐的发展路子。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1至4月我市经济运行最新数据。在这份最新数据中,桂林各项经济运行指标继续延续良好发展态势:1至4月,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0%;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9%;其中第三产业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达74.9%,桂林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桂林旅游业也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全市旅游总消费358.61亿元,同比增长25.0%;来桂林游客总人数287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6.0%; 另据统计,1至4月,全市组织财政收入80.99亿元,同比增长8.3%。
一组数据的背后,是桂林市落实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坚持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深入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在变和不变之间寻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真实写照。
在发展变化中,桂林坚持深入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启动建设,创建特色旅游名县数量居全区之首,市级旅游资源整合取得重大进展,漓江游船全部完成提档升级,两江四湖(二期)新环城水系旅游航线正式通航,临桂新区防洪排涝及湖塘水系工程建成通航,叠彩万达广场建成开业,万达文化旅游城等项目加快实施,“一键游桂林”上线运行,桂林旅游品质大幅提升。
在发展变化中,桂林坚持了新动能加速聚集。桂林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产业做强升级。桂林高新区、经开区、高铁园建设齐头并进,华为、比亚迪、中国中药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及生物制品、生态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和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县域工业集中区集聚能力总体增强,工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成效初显。
在发展变化中,桂林还坚持了城乡统筹发展;以实施“书记工程”为突破口,截至目前,我市已实施了三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的“书记工程”。44个乡镇旧貌换新颜,全市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生态美丽,文化多元,富裕和谐”的建设目标。同时,全市共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33个,培育出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示范区。2016年,桂林市县域GDP占到全市的72.28%;2016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桂林就占据四席,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1.3万元,在广西处于领先水平。
发展的变化,同时带来的是惠及更广大的百姓“福利”。目前在桂林,100%的贫困村及70%的贫困户都拥有特色支柱产业支撑。目前,我市贫困村从499个减少到290个,减少42%;贫困人口从28.4万减少到15.5万,脱贫率达45%。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4.1%。
在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桂林仍然在坚守着桂林作为生态山水名城的不变。一直以来桂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保护漓江,传承发展生态桂林。今年,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主体工程建成完工、斧子口水库下闸蓄水。使漓江桂林断面河道枯水期流量补充到每秒60立方米,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临桂新区防洪排涝及湖塘水系的建成通航,在临桂新区打造了一个“两江四湖”的升级版,把“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桂林城市特色拓展延伸到新区,使“生态山水文化旅游名城”这一桂林的城市灵魂在新区得以彰显。也是桂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桂林还持续推进漓江游船升级改造工作,将漓江精华段游船进行了30年来规模最大的“大换血”。目前,我市实现漓江城市段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在2017年,桂林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达到308天。在全区一直名列前茅。森林覆盖率达到70.9%,城市绿化率超过43%,均居于广西前列。全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达标率100%,河流水国控区控10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符合水功能区划保护标准。在发展中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共发展、人与环境相和谐的发展路子。
(秦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