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里木村芭蕉芋到了收获的季节。随着该村芭蕉芋产业走上正轨。铺就出又一条村民脱贫致富之路。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里木村芭蕉芋种植合作社的加工工厂里。芭蕉芋粉丝的制作采用机械化自动加工。芭蕉芋变为粉丝,从清洗、粉碎、打浆、漏丝等步骤,到最后的人工包装,一气呵成。从销售和加工过程中,村民们都能获得收益。
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里木村 村民 银花:“今年我种了4亩(芭蕉芋),可能有七千或八千斤,每斤以7毛钱的价格卖给合作社,平时有空的时候来打点零工,七十块钱一天,对生活也改善蛮多。”
据悉,芭蕉芋适应性强、产量高。当地因地制宜,通过建立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紧密联合体,形成芭蕉芋产业扶贫模式,解决农户“不懂市场、无技术、无销售渠道”等难题,铺就脱贫致富路。
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里木村党支部 书记 石丹凤:“今年我是发展贫困户还有致富带头人还有一些留守妇女,如果收成好的话一亩是2000斤到3000斤左右,(今年)大概就是六万多斤,大概是三万到四万的这个阶段的这个收入。”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里木村芭蕉芋种植合作社的加工工厂里。芭蕉芋粉丝的制作采用机械化自动加工。芭蕉芋变为粉丝,从清洗、粉碎、打浆、漏丝等步骤,到最后的人工包装,一气呵成。从销售和加工过程中,村民们都能获得收益。
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里木村 村民 银花:“今年我种了4亩(芭蕉芋),可能有七千或八千斤,每斤以7毛钱的价格卖给合作社,平时有空的时候来打点零工,七十块钱一天,对生活也改善蛮多。”
据悉,芭蕉芋适应性强、产量高。当地因地制宜,通过建立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紧密联合体,形成芭蕉芋产业扶贫模式,解决农户“不懂市场、无技术、无销售渠道”等难题,铺就脱贫致富路。
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里木村党支部 书记 石丹凤:“今年我是发展贫困户还有致富带头人还有一些留守妇女,如果收成好的话一亩是2000斤到3000斤左右,(今年)大概就是六万多斤,大概是三万到四万的这个阶段的这个收入。”
(龙胜台 李莫 王璐潞 通讯员 杨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