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红军长征入桂第一战”的新圩阻击战,1934年11月27日在灌阳新圩打响,当时红五师、军委炮兵营及红六师18团共4千多人与1万3千多敌人浴血奋战,历时四天四夜,为中央机关及红军主力渡过湘江赢得了宝贵时间,壮烈的战斗中,近6000名红军战士永远长眠在了灌阳这片热土上,正因为传承了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灌阳县“十三五”期间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十四五”以来乡村振兴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天的系列报道《长征精神为桂北乡村振兴培根铸魂》来看第三篇《灌阳县:红军走过的县境生活富足》。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时代意义感召人心。灌阳县传承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从红军经过灌阳时英勇无畏的战斗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坚决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十三五”期间,灌阳县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帮扶协作单位全力支持,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全县13797户53031人贫困人口成功脱贫,67个贫困村出列,整县实现摘帽,贫困发生率从 15.86%降至零,这也标志着困扰灌阳多年的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十四五”,灌阳持续奋斗,精准推进乡村振兴,将“三农”工作重心平稳转移,各级部门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统一思想,迅速行动。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为指引,创新举措,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发展质量,奋力开创灌阳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灌阳县坚持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根基。通过夯实组织基础、做强优势产业、深化文旅融合,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劲发展动力。以“党建+”模式为核心,打造特色小镇,推动产业、旅游、居住一体化发展。“党建 + 战斗堡垒”助力乡村振兴加速推进;“党建 + 产业引领”绘制乡村产业兴旺新画卷;“党建 + 红旅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促进红色旅游与农业观光、绿色电能等多元融合,稳步推进全县产业兴旺、集体经济壮大、百姓富裕的目标。
灌阳县还通过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振兴三年行动,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优质粮食、优势水果、标准化养殖等六大产业集群,“灌阳雪梨”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入选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项目,被列入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与此同时,灌阳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要求,持续发挥袁隆平超级稻永久科研试验站“藏粮于技”作用。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完成“退果还粮”面积6200余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被认定为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列入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
精神昭示未来,理想照进现实。新圩阻击战中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永远铭刻在灌阳这片热土上,成为了这片热土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灌阳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 吕辉:硝烟虽已散去,发展正当其时。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长征精神如同一座灯塔,永远照亮着我们灌阳发展前行的道路。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将继续拓展传承方式新途径,讲好红色故事,继续扩大红色文化传播力度;在提升红色文化服务效能上下功夫。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灌阳县定将继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深耕特色大产业,精心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铸就灌阳新辉煌,坚定使命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灌阳力量。
(何世锋 龙玉平 徐婷 李灿 灌阳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