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从濒危到增长!广西珍稀动物的 “逆袭”之路→

2025年04月09日 11:09:25  来源: 广西云-广西日报  所属分类:广西新闻  编辑:韦虹钰  阅读:   查看评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于广西钦州市三娘湾海域,已从2004年的96头增长到目前的约300头。黄云清 摄

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全区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向公众普及珍稀动物知识,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了解到,广西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15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73种,包括白头叶猴、东黑冠长臂猿、中华穿山甲等在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55种。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自治区林业局供图

“十四五”以来,广西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繁育研究方面成果丰硕。瑶山鳄蜥野外种群数量达约510只,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达到5群39只。白头叶猴作为广西特有的灵长类动物,数量由598只增加到1400多只。以穿山甲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技术实现子四代突破,中华穿山甲、黑叶猴、冠斑犀鸟、鳄蜥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野外放归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种群恢复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南宁市隆安县乔建镇龙尧村一处喀斯特石山崖壁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冠斑犀鸟在此筑巢繁殖。朱小明 摄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广西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区已建成自然保护地223个,保护了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同时,广西还积极推动濒危动物迁地保护,建立动植物园、物种种质基因库(圃)等,为珍稀动物提供了安全的庇护所。

此外,广西林业部门积极会同公安、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深入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等一系列专项严打行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强化保护举措,推动珍稀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向好。截至2024年,广西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特有值稳居全国第一位。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