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州大地到处生机勃勃,广袤田野上一片春耕繁忙景象。在这热火朝天的春耕生产背后,磨盘、灌江两大灌区的水渠宛如二条“生命动脉”,为全州的春耕生产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及时水”,润泽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近日,记者在距离全州县磨盘灌区源头19公里的安和镇平岗村委烟竹窝村看到,村民周爱民正在翻耕农田,准备进行早稻插秧。一旁的引水渠中,清澈的水流潺潺流淌,源源不断地注入农田。
全州县安和镇平岗村委烟竹窝村村民 周爱民:没有水我们老百姓没有办法种田,今年天又干旱,现在(磨盘)渠道搞了三面光,想要水就有水种田了,感谢政府为我们农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全州县磨盘水利工程事务中心负责人 何建军:磨盘灌区渠道全长64.5公里,途经蕉江,安和,石塘,枧塘等4个乡镇。磨盘灌区在改造以前灌溉面积是4.65万亩,通过实施灌区改造以后,恢复新增灌溉面积3.51万亩。目前,磨盘灌区灌溉面积8.16万亩,受益人口18.5万余人。
全州县灌江、磨盘两大灌区建成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灌溉范围涉及石塘、凤凰、安和、枧塘、蕉江等11个乡镇,受益群众超过30万人,对全县农业生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全长超过170多公里的灌江渠,被誉为“桂北全州人的红旗渠”。但由于灌区大部分渠道为土渠,年久失修,渠道沿途渗漏、塌方、淤塞等情况严重,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已刻不容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州县先后投资2.2亿元对灌江、磨盘两大灌区进行续建及现代化改造,并统筹整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94亿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328个。通过改造提升的这些互连互通的供水网络,如同一条条“血脉”,延伸到沿途乡镇的各个角落,为春耕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水源保障。
全州县水利局局长 俸小芬:面对开春以来的干旱天气,我们全州水利部门深入挖掘水网骨干工程调水潜力,打通灌溉网络,充分发挥灌江、磨盘两大灌区“主力军”作用,加强管理调度,优化灌溉计划,科学配置用水,多措并举全力破解春耕生产用水难题,为农业生产稳定与丰收筑牢根基。
(全州融媒 邓琳 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