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以“科技+企业”双轮驱动,创新“企地协同”联动机制,通过标准化生产体系和智能养殖技术应用,推动蛋鸭产业从传统散养向集约化笼养、生态化养殖的跃升。
走进瓢里镇交州村15 万羽笼养蛋鸭生态养殖场,鸭舍“改头换面”,3万多羽蛋鸭早已住进了智能化的“别墅”。一排排标准化、智能化鸭舍在灯光的照射下整洁明亮。笼中,蛋鸭正啄食着由自动投喂系统精准输送的饲料。一枚枚刚产下的鸭蛋从高处的传送带上缓缓往下流动,4位工人在对鸭蛋进行分拣、打包、装箱。养鸭变得如此省时省力,全都得益于高科技。鸭舍内配备的自动喂料、自动捡蛋、自动刮粪还有自动上料等控制系统一改传统养鸭场给人留下的脏乱差印象,为蛋鸭提供干净生长环境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力成本。
龙胜各族自治县15万羽笼养蛋鸭生态养殖场负责人 雷双辉 我们现在产量的话大概是50%,我们预计到下个月的这个时候(产蛋量)可以达到九成五左右,每天的话大概有一百三四十筐蛋 大概有三四千斤这样一个产量,后面的二期三期建成以后 可以解决当地二十到三十个的就业岗位
据了解,该项目的运营优先雇佣了当地脱贫户和困难农户,养殖场流转土地也可为当地 12户农户增加固定收益。
龙胜各族自治县15万羽笼养蛋鸭生态养殖场工作人员 廖丽梅:底薪2500, 看绩效和产蛋加提成可能有3000左右,都可以这里离家又近。
龙胜各族自治县市场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副经理 梁以国:第一期投入是马堤乡和瓢里镇两个乡镇的7个村,一期投入490万,给每个村的村集体(分红)的收益是4.2万元,我们是按投入的6%的分红率给村集体经济,二期我们准备投入630万,包括江底乡、伟江乡、瓢里镇的九个村,也是按照一期的分红方式
目前,这种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已经成为当地联农带农、加快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龙胜融媒 吴梦行 通讯员 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