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灵渠基本情况介绍

2023年05月31日 12:09:07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相关新闻  编辑:黄赐勇  阅读:   查看评论()
  一、灵渠修建的基本背景
  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为统一岭南,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尉屠睢率兵50万分五路军南征百越。经过湘桂走廊进军岭南的,就是其中的一路。秦军的进攻,遭到当地百越民族的顽强抵抗,三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秦始皇乃命监御史禄督率士兵和民夫在兴安县境内的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转运粮饷。历经数载寒暑,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运河终于建成,秦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粮草迅速统一岭南,设置三郡,即桂林、南海和象郡。范围包括现在的广西、广东和越南北部。
  二、灵渠得到的荣誉称号
  1982年,被列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8年灵渠被公布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2012年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7年被列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21年荣获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三、足迹到过灵渠的重要历史人物:
  1.唐宋时期
  唐初大将、兵部尚书、卫国公李靖(571~645),武德四年(621)随赵郡王李孝恭南征萧铣,越过五岭,到达桂州,任岭南抚慰大使兼检校桂州总兵。期间,在今兴安县灵渠南岸的临源岭上建临源县城。
  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于永贞元年至元和十年(805~815)被贬永州司马员外郎。元和四年(809),与永州相邻的全义县(今兴安县)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县城原有北门,后来被一位信奉迷信的县令封堵,原因是北门对县令不利。由于北门封堵后使百姓往来通行非常不便,新任县令卢遵到任后,认为那位县令封堵北门的行为非常自私和荒唐,于是重开北门。柳宗元听说之后,以饱满的热情挥笔写下了作了一篇赞美改革精神的散文——《全义县复北门记》,传为  千古流传的佳作。元和十年(815)三月,迁柳州刺史,“逾临源岭,下漓水”,途经灵渠去柳州赴任。
  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的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于大中元年(847)来桂林,出任桂州刺史兼桂管观察防御使郑亚的幕府支使兼掌书记。在此期间,曾经随郑亚到兴安巡视,并到灵渠南岸的伏波祠祭祀伏波将军马援,写下了一篇经典的骈体祭文《祭全义县伏波庙文》。
  南宋著名诗人张孝祥(1132~1170)于宋乾道元年(1165)到桂林,任静江知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 在桂两年,政声卓著。他在公务之余游遍了桂林及周边的山水,并多有题咏。曾在兴安游历并留下诗词多首,在乳洞岩手书“上清三洞”四字摩崖。还为兴安籍清官、邕管安抚使蒋允济书写了墓志铭,对蒋的贤能多有称赞。
  宋乾道八年(1172),著名政治家、诗人范成大(1126~1193)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在桂期间,颇有建树。他还在政务之余,深入调查,广征博采,写下了被誉为“古代广西的一部百科全书式博物事典”的《桂海虞衡志》,书中对灵渠及兴安风物多有记载。他还亲自考察兴安境内的湘江源、灵渠铧嘴,古严关、乳洞岩,写下《铧嘴》、《严关》等多首诗词,并在乳洞岩内留有摩崖石刻。
  2.元明清时期
  元顺帝初年,出任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的也儿吉尼(生卒不详,唐兀氏人,蒙古族),于至正十四年(1354)九月,主动捐禄钱五千缗,组织修复因山水暴涨而崩坏的灵渠堤坝陡门,同时,扩建灵岸畔的灵济庙(今四贤祠)。后人为纪念他,曾在“四贤祠”旁建黑神祠以祀。
  明代大学士并主修《永乐大典》的解缙(1369~1415),永乐五年(1407)被贬广西布政司参议,在桂期间,游览桂林名胜并多有题咏,游历兴安灵渠时曾作《兴安渠》诗一首。
  明朝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游记作家徐霞客(1586~1641),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农历闰四月十九日自全州抵兴安,前后在兴安游历8天,遍游兴安名胜。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在兴安游览的经历,介绍了所到各处的风光特征,描写了航船过灵渠陡门的情形,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清代诗人、诗论家、被称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1716~1797),曾于乾隆元年(1736)和乾隆五十年(1785)两次到桂林游访,均过往灵渠。第二次乘船过灵渠时,触景生情,写下《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一诗,成为描写灵渠风光的千古绝唱。
  3.民国时期
  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的李宗仁(公元1891~1969年),抗日战争期间,于1941年,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身份视察灵渠后,指示当时的兴安县政府在灵渠南陡北岸修建了双层的观景楼——南陡阁,并亲自题写了“南陡阁”匾额和藏头对联:“南北关山展,陡流云汉横”。
  国民党元老、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等职的李济深(1885~1959),1943年,以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主任身份视察灵渠,有感于日寇逼近广西的紧急关头,挥笔题下“秦堤”二字,寓意激励全体同胞同仇敌忾、筑成抗击日寇这一洪水猛兽的堤坝。“秦堤”石碑现被立于灵渠公园清幽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当代杰出的戏剧家、文坛主要领导人之一田汉(1898~1968年),抗日战争时期,在郭沫若主持的中国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任艺术处长,积极组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44年,日军企图打华南的陆上交通线,向湘桂黔大举进攻。田汉毅然参与组织领导 “桂林文化界抗敌工作队”,开赴湘桂前线进行战地宣传和抗日动员工作。
  田汉率领队员们到达兴安后,立即在群众中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抗战文艺宣传。他还在灵渠公园飞来石旁边的清幽亭上,满怀激情地写下一首七律和一副鼓舞人心的对联:“国忧恰似双江急,民气如同五岭高”。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和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1892~1978),1963年3月28日,与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1898~1968)参加广西史学会议后,联袂畅游灵渠,写下《满江红》词和七律一首,后来《满江红》一词的碑刻立于灵渠公园鲤鱼洲,七律一诗被镌刻于临源阁。翦伯赞亦写诗三首抒怀。
  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的陶铸(1908~1969),1965年,以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的身份,到兴安县指导“四清”运动,指示当地领导建设灵渠风景区。在他的指示下,重建了南陡阁,新建了分水亭,在南渠新建虹式水泥拱桥4座,平桥2座,重修了万里桥,扩宽了灵渠北岸街道。他还作《五律·灵渠春早》诗一首,歌颂了灵渠风光和灵渠两岸人勤春早的景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胡锦涛、宋庆龄、陶铸、乔石、李瑞环、吴邦国、张德江、吴官正、刘云山、罗干以及田纪云、邹家华、姜春云、钱其琛、吴仪、刘延东、李铁映等等,均曾莅临灵渠视察。文化界著名人物有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历史学家翦伯赞、诗人贺敬之、余光中,著名学者余秋雨,著名作家王蒙、贾平凹,歌唱家殷秀梅、蒋大为,相声大师马季,著名画家袁运圃、陈丹青,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崔永元等也曾前来灵渠观光或考察。
  1958年,毛主席在南宁会议上提到灵渠湘江是古老的运河。秦始皇曾利用湘江为他的南征部队运送粮草器械。1958年,毛主席在南宁会议上,曾经问高级干部:从南宁回北京有几条路可以走?大家说到空运、海运、铁道,就是没说到河运。毛主席就讲了秦始皇利用湘江的故事,指出通过灵渠入湘江也可以到达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4月19日在广西考察时讲话提到:2017年4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20日下午,习近平在南宁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党的十九大的建议和期待。在听取14位代表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古代广西在兴建水利工程上创造了辉煌成就。如秦代修建的灵渠,将湘江、漓江的源头相连,在运输、灌溉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要传承以水兴农的优秀农耕文化,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3月28日,刘延东副总理视察灵渠之后,曾经做了重要指示。她说:“灵渠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国宝,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把它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让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造福子孙后代。同时,要把它打造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人们在参观学习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著名学者余秋雨,于2005年3月15日下午莅临兴安,在灵渠边与桂林文化界人士茶叙,次日下午在铧嘴作了题为《灵渠的空间与时间意义》的演讲,他称灵渠“是中华文化脉络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是我们民族曾经冲刺辉煌的见证,是一个伟大时代的见证”。

  四、灵渠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包括选址、设计、施工、船闸等灵渠的科学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科学的选址、巧妙的设计和精当的施工。灵渠枢纽工程的选址十分科学。它位于漓江支流始安水与湘江相距仅4.2千米处,在湘江水位高于始安水水位的地方拦河筑坝,将湘江之水引入始安水,然后再将始安水疏浚改造,即可通航,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

灵渠的设计非常巧妙。
  灵渠主体工程由人字坝、铧嘴、南渠、北渠组成,附属设施有泄水天平、陡门、堰坝、桥梁、水涵等。尽管兴建时间的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人字坝的设计非常符合力学原理。人字坝,是拦截海洋河的人字型拦河坝。是一处低水位的干砌重力式溢流坝。因为它“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名天平坝。斜向北渠、较长的一段坝体坝顶长344米,叫作大天平;斜向南渠、较短的一段坝体坝顶长130米,叫作小天平。人字形的大坝设计,将上游来水对大坝形成的正压力变为侧压力,减少了单位面积的泄流量,既增强了抗压力,又增加了泄水面,因而更加坚固。坝体前高后低,以利于壅高形成水窖——分水塘,为引湘入漓,实现通航提供条件。
  为了保护人字坝的顶端不受洪水危害,聪明的古人在人字坝的顶端设置了一道长长的石堤,由于前锐后钝,形如耕田的犁铧,故称“铧嘴”。 它具有保护人字坝、分水、导航等三重作用。
  “弯道代闸”原理的使用。灵渠的渠道设计也非常科学。灵渠渠系由南渠、北渠二渠组成。南渠长33.15千米,从南陡起,向西北行,穿过兴安县城,折而向西南行,到灵河口汇入大溶江;北渠长3.25千米,开凿于湘江北岸宽阔的一级阶地上。自北陡经打鱼村至洲河村汇入湘江。为了降低比降,精确控水、便于船只航行,古人将渠道开凿成弯弯曲曲的形状,尤其是北渠,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直线距离不过2公里,古人却故意将渠道设计了两个S形的大湾,达到3.25公里的长度,将落差大幅降低,便于实现南北二渠按照3:7的比例精确分水,并便于行船。这是“弯道代闸”技术最早的经典实例。
  最古老的“船闸”——陡门。陡门是修建在南、北渠上用于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具有船闸作用的建筑物。史籍记载,在唐代宝历元年(825年)李渤维修灵渠之前就已存在,被誉为“世界船闸之父”。
  泄水天平的设置。灵渠南北渠道上建有五处泄水天平,也叫侧向溢流堰,当洪水超过通航所需的水位时,泄水天平就会自动宣泄洪水,将多余的水量排入湘江故道,确保堤坝和兴安城区的安全。
  由于泄水天平和溢流堰的作用,两千多年来,灵渠堤坝长期维持稳固状态,渠道的水位常年保持在通航所需的高度以内,兴安城区永无水患之忧。
  灵渠的施工非常精当。
  大小天平坝的最底层是用长2~2.5米、直径为 20~25厘米的松木桩密排,在此基础上,于大坝的迎水面和跌水面浆砌平整的巨型条石,每两块浆砌条石的骑缝处,均凿有燕尾形石槽,槽内用俗称“铁码子”的铸铁嵌牢,使整座大坝的巨石浑然一体,坚不可摧。迎水面条石砌成阶梯状,砌石高度1.70~2.24米;跌水面砌石高度仅0.6~1米,使大坝形成一个前高后低的坡面。由于降低了跌水面的高度,大大减轻了漫过坝面的水流对坝基的冲击,避免了坝基被水流掏空。迎水面和跌水面之间的坝体坡面,则以厚15~20厘米,长1米左右的不规则条石竖插,块块相叠,形似鱼磷,因而名“鱼磷石”。鱼鳞石构成的坡面,凹凸不平,使漫过坝面的水流成跳跃式下泄,减缓了流速,不至对坝体构成威胁。洪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于石缝之中,反而可以起到加固大坝的作用。
  五、灵渠的重要作用
  灵渠的功能十分完备,它最初是作为一条军事用途的人工运河而存在,此后,事实上成为军事与民用运输相结合,具有军事运输、水利灌溉、商贸流通、防洪排涝、工商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灵渠修通后,成为连接中原与岭南的重要纽带,对实现中国统一、边疆巩固、促进岭南地区发展、促进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流、促进南北民族融合、促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进而崛起为世界强国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因此,灵渠是一项非常伟大的水利工程,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全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爱护,切实加强对灵渠的保护利用,让它造福千秋万代。
  六、修建灵渠主要人员的背景、功绩
  (一) 秦汉时期
  史禄,本是百越人的后代,他入赘咸阳为婿。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发动征服南方百越民族的战争,秦派史禄转运粮饷,将洞庭湖一带的粮饷南运前线。秦始皇三十年,因秦军碰到越人强烈抵抗,粮草又供应不上,于是只好停止攻势,派史禄率士卒修渠以通粮道。史禄接受凿渠任务后,探源、选址、凿山、修坝、筑堤、辟道、历经三载,终于修成灵渠,将湘水引入漓江,使湘水南行30多公里,汇入漓江、沟通了长江、珠江水系。渠道筑铧嘴、天平、渠中设置陡门闸水,于是通航船,利灌溉,秦始皇很快征服了百越,统一了岭南,完成了一统大业。灵渠盈盈一水,作为水运枢纽,保障了全国统一,边疆安定,对两广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史禄凿渠建功,历代有口皆碑,兴安百姓为纪念他,尊他为修建灵渠有功的“四贤”之首,普为之建有史禄庙,现存有塑像于灵渠四贤祠内。
  马援。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南征交趾,马援率二万多楼船之士途经灵渠时,曾对灵渠进行疏浚。马援南征时,所率2万楼船之士从洞庭湖溯湘江而上,到兴安境内时,灵渠因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难以通航。为保证军需运输,马援便督率士卒整修、疏通灵渠。兴安民间还流传有“伏波将军马援卖马修桥”的故事。灵渠两岸百姓为了表彰他重修灵渠的功绩,尊他为修浚灵渠有功的“四贤”之一,历史上曾建有伏波祠以供奉他,现仍有塑像立于灵渠四贤祠内。灵渠铧嘴上还保存有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兴安县令梁梦雷所题的“伏波遗址”石碑。
  (二) 唐宋时期
  李渤。唐代政治家、中唐著名诗人李渤(772~831),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 在桂管观察使任上视察兴安 ,见灵渠因“年代久远,陡防尽坏,江流且溃,渠道遂浅”,船只航行十分困难,两岸人民田不能耕,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军民运输和农业生产。于是下令重修灵渠,“重为疏引,仍增旧迹,以利舟行。”重修了铧嘴、陡门和堤坝,还在灵渠之上建了第一座石拱桥——万里桥,人们为了纪念他,尊他为灵渠四贤之一,塑像于四贤祠内供奉。
  鱼孟威。咸通九年(868),任桂州刺史的鱼孟威,途经灵渠,见灵渠毁坏多年而未修复。于是下令于当年九月兴工重修灵渠,次年十月工程告竣。一改前人 “杂束筱为堰,间散木为门”的办法,“其铧堤悉用巨石堆积,延至四十里”、“其陡门悉用坚木排竖,增至十八重”。修浚后的灵渠在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虽百斛大舸,一夫可涉”。他还写下了《桂州重修灵渠记》一文,详细记载了李渤和他本人主持的两次灵渠大修情况。后人为表彰其功,尊为“四贤”之一,塑像供奉于四贤祠。
李师中。宋嘉祐三年(1058)九月,任广西提点刑狱兼领河渠事的李师中(字诚之,1013~1078),见灵渠“寖以湮废,公私患之”, 立即组织重修灵渠,用“燎石以攻,既导既辟”的方法,去除渠道顽石,并加以疏浚,将陡门增至36座,完成了灵渠历史上的第八次大修,使“舟楫以通”。 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用“燎石以攻” 即先加热石头,再泼冷水的方法,来清除渠道礁石,李师中是第一人。由于李师中对灵渠的巨大贡献,后人曾将其列于四贤之后,配祀于四贤祠。
  (三)元明清时期
  也儿吉尼,也作“乜儿吉尼”,字尚文,生卒不详。西夏(今青藏地区)唐兀氏人,世居宁夏。元顺帝初年,出任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充广西行中书省,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至正十三年夏,兴安山水暴涨,灵渠堤坝陡崩,河水湍急,堤坝屡筑不成。也儿吉尼既担心恢复不了堤坝,又同情老百姓困难,于是捐禄钱五千缗,命静江路判官王惟让、宪使张文显主持施工,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动工,次年正月竣工,用工148000余。同时,他还扩建了灵济庙(四贤祠)。
  也尔吉尼在桂十余年,重兴礼教,营建学宫,修浚灵渠,架设桂林阳桥,修缮舜祠,建南董亭。又通盐法,造船买马,疏通驿政。做了许多好事,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兴安“四贤祠”旁建黑神祠以祀。
  严震直。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工部尚书严震直主持修灵渠, 然而,由于违背了客观规律,加高了大、小天平,以致不利泄洪, 危及渠堤,后于永乐二年(1404年),修复如旧,留下深刻的教训。
  陈元龙。陈元龙(1652—1692),浙江海宁人,字广陵,号乾斋。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太子太傅。卒谥文简,著有《爱日堂文集》传世。
  陈元龙于康熙五十年八月,任广西巡抚。在广西任职七年,政绩显著,贪官怕他,老百姓怀念他。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灵渠遭遇特大山洪,天平坝、飞来石一带渠堤倾决殆尽。历史上设置的三十六座陡门,仅有十四座留有遗迹,其余均荡然无存。时任广西巡抚陈元龙,在亲自视察灵渠惨状之后,担心若不及时抢修,恐怕中断楚越之间的舟楫往来,影响农田灌溉,危及百姓生计,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毅然亲率官员捐一年俸金1200两整修灵渠,集匠卒数千人,由桂林军盐分府黄之孝督修。当年初冬开工,次年中冬竣工。将全州至兴安、灵川、桂林的河滩恶石凿除,重修了大、小天平,改鱼鳞石为长石直竖,重修了堤岸及陡门22座,并用剩余经费买渠田20余亩,为渠目、渠长2食,添设陡夫12名。重建分水塘灵济庙,买田7亩有余,供祠庙香火,以二百金存兴安盐埠,官岁攻其息以备无时小修。“尽复汉马援、唐李渤故迹”。陈元龙这次捐款修渠,是清朝初年规模最大的一次。他不仅重修了灵渠修,还专门购置了渠田作为陡夫的口粮来源,增设了陡夫,稳定了灵渠管理队伍。可以说是清朝初年对灵渠贡献最大的一位。
李秉衡。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洪水冲毁天平坝及南北陡堤,广西护理抚院李秉衡请旨奉准修渠。重修了水毁铧嘴和大、小天平坝。修复陡门、石堤。今天所见灵渠,大致为此次重修后面貌。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