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丝路通江海 一渠连南北

2023年05月31日 12:16:21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江田祥  所属分类:相关新闻  编辑:黄赐勇  阅读:   查看评论()
作者:孙康 周永卫
  关于灵渠的重要地位,历代文人墨客不吝溢美之词。新时代,在“一带一路”视角下,灵渠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再次得到彰显。
  为海上丝路诞生奠定基础 
  灵渠,是秦始皇为经略岭南修建的一条人工运河,位于今广西兴安县。从地形上看,五岭将岭南与中原隔绝,使岭南地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从中原进入岭南,需要在山间谷地蹒跚而行,若走水路则可充分利用南方丰富的水利资源,且运行成本相对陆路更低。先民们正是基于此种考虑,经过大量考察实践后,在漓江与湘江距离最近处开凿了灵渠。灵渠的修建,不但加速了秦统一岭南的进程,而且将中原与岭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主持修建者监御史禄的名字也因此被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然而,灵渠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的修建间接地促使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诞生。海上丝路在先秦时期就已见雏形,西汉时期正式开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开通了陆上丝路。而与张骞“凿空”几乎同一时期,一支隶属于少府的使团,在黄门译长的率领下,从长安出发,沿汉水、湘水,过灵渠、入漓江,最后从岭南的日南障塞、徐闻、合浦等地出发,历时一年多,绕过中南半岛,进入印度洋,最远到达印度南部的黄支国,从而正式开辟了海上丝路。此时距秦始皇开凿灵渠不过百年。需要指出的是,在秦汉时期,还有一条北方海上丝路,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出发,可抵达朝鲜半岛南部及日本。由于种种原因,从中国北方出发向东的航线相对落后,而从徐闻、合浦等良港出发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等地的南方航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灵渠对海上丝路的影响主要指南方航线。
  日南障塞、合浦、徐闻、番禺等地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自形成初期就与灵渠密切相关。当时,人们从长江出发进入湘水,沿湘水通过灵渠进入漓水,再沿苍梧郡首府广信(今广西梧州)进入北流江、南流江可直达合浦;沿着灵渠进入漓水,在广信沿西江顺流而下亦可直达番禺;从广东郁南县西江转入罗定江,逆流而上,再经陆路入鉴江顺流而下出海,亦可抵徐闻。也就是说,沿灵渠南下均可抵上述港口。灵渠是这个水上交通网络的咽喉和枢纽,由此可以看出灵渠对开辟海上丝路的重要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从中原进入岭南不止灵渠一条道路,但是,沿灵渠南下到达海上丝路诸港需要换乘的陆路很少,较其他道路更为便捷。例如,与灵渠不远的潇贺古道亦为古代南北重要通道,该道由湘江在汉零陵郡内进入潇水,至谢沐关需要改换陆路进入贺江,再沿贺江而下方可抵西江。这在运行成本、便利程度上显然不如灵渠优越。
  先有始皇开凿灵渠为统一岭南扫清交通障碍,再有汉武帝以岭南为基地开辟海上丝路,故而可以说,灵渠为开辟海上丝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连接海上丝路与陆上丝路 
  古代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陆上丝路的始发点是长安、洛阳,海上丝路的始发点则在合浦、徐闻等地。它们一北一南相隔数千里,却在灵渠的沟通下巧妙地连接成一个整体。众所周知,由于地形限制,我国的河流大部分为东西走向,这就使得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各自奔流而互不连接,但是早在先秦时期,在人们的努力下,通过运河将黄河、淮河、长江沟通,独剩珠江未能连接。秦人修建灵渠,将南北流向的湘江、漓江凿通,使长江、珠江两条大江连接起来。至此,整个中国的内陆运河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也使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连接起来。波涛声与驼铃声南北呼应,共同谱写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华美乐章。从客观效果看,海陆丝路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极大地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不同文明古国间的经贸、文化交流。如南朝梁僧慧皎《高僧传·康僧会传》载:“康僧会,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于交趾(今越南河内)。”康居为西域古国,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以康僧会父亲为代表的中亚人不仅沿着陆上丝路来到长安,还沿着海上丝路到达中国南部,活跃于岭南地区。中亚商人在两汉时期就掌握了从海陆两条不同方式来华的道路。
  魏晋南北朝四百年南北对峙,战乱不断,这也让灵渠的作用受到影响。唐朝是对灵渠开发的第二个重要时期,经过数次整修,灵渠的通航功能得到恢复,重新成为连接南北丝路的枢纽。加之广州还是唐代重要的港口和外贸转运站,从北方来的货物沿着灵渠可抵达广州,这使灵渠一直发挥着重要枢纽的作用,仍是一条重要的路线。
  见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由于灵渠重要的位置,许多南来北往的货物及商人、士人、使者需要经过此地。如岭南以及东南亚的珍珠、象牙、香料等正是通过灵渠进入内地,这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物产,也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加深了时人对世界的认知。同样,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丝织品也通过这条道路源源不断地输入岭南甚至远播海外。通过海上丝路,外国人不断来到岭南,海外文明随之传播至中国,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外国商人、使者、僧侣等来到岭南后,有的活跃于南方,有的通过灵渠继续北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灵渠岸边不断出土汉唐时期的胡人俑,就是外国人沿着灵渠北上南下的直接证据。
  我国幅员辽阔,沟通南北的路径不止灵渠一条,但灵渠可以说是秦汉以来海外文化传入中原的重要路径之一。灵渠的成功开凿使岭南与内地的交通更为便捷,海上丝路的开辟又使灵渠的地位愈发重要。在这种互相促进的过程中,灵渠成为连接中国海陆两条丝路的关键节点,把中国内河运输与海外交通连接成一个整体,见证了两千多年来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华文明与海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