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道:“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进入这个节气,养生很关键,日常起居需做到“三防”。
1.“小寒”防寒要护头
“寒性凝滞,寒性收引”。中医认为,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除头部外,腹部保暖可以减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泻等疾病,膝关节保暖也很重要,不宜为了追求美观而过多暴露膝关节。脚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还可以采用热水泡脚的方法。
2.“小寒”防寒也需防燥
进入小寒节气之后,除了防寒,防燥也十分关键。而在防燥方面,主要应该采用内服+外用两种方式。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3.“小寒”还需防感冒
进入小寒节气之后,也进入了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小寒后天气寒冷,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但小寒节气的运动要注意适度。一是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活动必须要做。还须注意,运动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此外,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来进补。
原文链接:http://www.weather.com.cn/life/2023/01/3589460.shtml
1.“小寒”防寒要护头
“寒性凝滞,寒性收引”。中医认为,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除头部外,腹部保暖可以减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泻等疾病,膝关节保暖也很重要,不宜为了追求美观而过多暴露膝关节。脚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还可以采用热水泡脚的方法。
2.“小寒”防寒也需防燥
进入小寒节气之后,除了防寒,防燥也十分关键。而在防燥方面,主要应该采用内服+外用两种方式。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3.“小寒”还需防感冒
进入小寒节气之后,也进入了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小寒后天气寒冷,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但小寒节气的运动要注意适度。一是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活动必须要做。还须注意,运动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此外,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来进补。
原文链接:http://www.weather.com.cn/life/2023/01/3589460.shtml